探射燈:海味界教路 口感辨真偽

內地不法商人以食用明膠、海藻酸納製成假魚翅高價出售,港人北上消費隨時中招。本港海味業界表示,真魚翅與假魚翅口感、外形有別,惟市民如要確保進食真翅,宜自行購買魚翅烹調。

逾萬斤假貨流入穗市場

資深海味業界人士陳煥章教路,魚翅若未經烹調,可從色澤、形狀及氣味分辨,真魚翅呈透亮的金黃色,從橫切面可看出整齊翅針呈排狀,烹煮前亦有魚腥味,烹煮後的真翅口感彈牙。

至於假翅,陳表示,部分假翅為了方便酒樓使用,會製成一條條的翅針,而不會呈排狀,「假翅一咬就散,一食就分得到!」

陳補充,真魚翅的零售價每斤四百元起,視乎魚翅的大小,而本港出售的俗稱仿翅的素翅則每斤一百元,價格相差近三倍。

此外,去年四月,內地多個部門破獲製假海味工場,查獲約三千斤假冒魚翅、乾花膠等,貨值五百萬元人民幣,由於工場運作多年,估計逾萬斤假貨已流入廣州市場。

就假魚翅出現,本港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五十四條指出,所有在本港出售的食物,必須適合供人食用,否則即屬違例,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