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統計處前統計員透露,由於他們到一些被劏成多戶的劏房或板間房逐家訪問,最後亦只會被視作完成「一戶」調查,所以不少統計員為節省時間和減輕工作量,「見到劏房就掉頭走」,可能令劏房及板間房數目被低估。
根據統計處數字,近年居於該類房屋的住戶和人數不斷減少,與香港樓價持續上升,大批基層市民被迫租住劏房及板間房的印象剛好相反,顯示有關數字很可能是統計員集體弄虛作假的結果。
統計處數字指出,○七年居於私人臨時房屋、房間、床位及閣仔的住戶,有五萬戶共九萬四千多人,但有關數字近年不斷下降,到去年第三季更跌至只有二萬七千五百戶共五萬四千九百人,跌幅接近五成。統計處解釋,若劏房符合屋外直達的原則,會被界定為獨立屋宇單位,不會包括在有關數字內。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蔡涯棉表示,長策會召開首次會議時,政府提供數字顯示居於惡劣環境單位的住戶只有約六萬多人,當時已有委員質疑,指民間團體數字不止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