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小財唔出 大財唔入

本人當了十幾年獵頭顧問,對這一個行業的性質知之甚詳。最初入行時,曾經將信將疑:為何有公司願意付出這樣龐大的顧問費,讓獵頭公司招聘人才?二十多年前,這筆顧問費已經是幾十萬元之譜,但大企業都甘之如飴,慷慨付出,這當然有其價值。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不付出這筆費用,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人才,也即「小財唔出,大財唔入」。

首先,獵頭公司有一個非常詳盡的資料庫,日積月累之下,社會上各類重要專才的資料都網羅其中,他們的專長、志趣、缺點、成就,全部都記錄下來。一到獵頭之時,這個資料庫就大派用場。

現時為諮詢委員會服務的人士,基本上各為其主,由局方負責聯繫,那就變成每個局各自為政。也就是說,各個政策局面對的是同一個香港人才庫,所以有人在整個政府的層面統籌,一定有幫助。近年,社會對香港諮詢委員會的制度存在一些意見,認為有人公職多多,一些人卻報港無門,很想參與政務,但又苦無門路。過去的任命如何操作,本人認識不深,但基本上是單向的,即由特首至司局長,在工作過程中,遇到有好的人才就記錄下來,以備委任時用。然而,這始終是各顧各的做法,非自己所屬範圍的人才就很容易掉以輕心,那就浪費了人才。

獵頭不只靠那個已經建立的人才庫,相反,人才庫是經過專人專職、刻意求才的過程,才成功建立起來的。獵頭顧問每日都要見兩、三位人士,日子有功,網絡才得以充實,否則只會臨急抱佛腳,打鑼也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