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政治上的「做」與「講」

梁振英的管治班子有為市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也有一定業務能力,遺憾的是政治上很不成熟。碰上泛政治化的社會氛圍,不僅無招架之功,也少還手之力,且有的論述還引起新的爭論,令政府管治威信每況愈下。

例如,最近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關於「輿論戰」的講法,便遭到社會輿論批評,被指斥為「鬥爭哲學」、「打手格」、「好嗌得」等等。

平心而論,梁振英上台以來,國民教育被「屈」為「洗腦」,新界東北發展規劃被誣為「割地賣港」,中聯辦負責人看望海難傷者則被污衊為「西環治港」,推動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被扣上「赤化香港」帽子,反對派含血噴人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作為政府智囊組織首席顧問,對反對派的攻擊「佛都有火」,抱「你放毒,我消毒」、「你抹黑,我漂白」的想法可以理解,有「針鋒相對」心態亦是人之常情。

問題是,反對派對政府的「扣帽子,打棍子」與輿論對政府施政監察往往混在一起。一提「輿論戰」,反對派就趁機咬住視輿論監察為「敵對」。而從策略上說,政治上有的事只能「做」而不能「講」,「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比如抗戰勝利後「重慶談判」,毛澤東雖有「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之志,祝酒時卻仍呼「蔣委員長萬歲!」梁振英、邵善波玩政治缺歷史素養,更欠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