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鬥爭哲學或將派上用場

胡錦濤十八大政治報告論述香港問題,調門變得「嚴厲」和有「收緊」迹象,這是誰都感覺到的。

這份政治報告雖然是胡錦濤第四代交權時做的,但不只是第四代的「收官」之作,更是習近平第五代開始執政的「政治宣言」,最少它大致上定出了習近平執政初期的大政方針、路線政策。因此,人們有理由相信,十八大之後,中央對香港的工作方針有極大的可能變得「嚴厲」和「收緊」。這種「嚴厲」和「收緊」不一定表現在公開調整政策,而是「工作上抓得緊些」、「管得嚴些」、「要求高些」、「將一些做法細則化,規範化些」就可以了,就能讓人感到中央對香港已有調整了。

中共第五代在青少年時代趕上了文化大革命,給他們上了階級鬥爭最嚴酷的一課,讓他們知道為甚麼毛皇帝說「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哲學」?為甚麼說「不鬥則垮,不鬥則修」?為甚麼說「八億人口不鬥行嗎」?因此,中共第五代在當年反叛意識特強的同時,鬥爭意識也特別強,他們相信任何事業的發展和勝利都是在鬥爭中取得的,都是在鬥爭中成長壯大的。

香港回歸,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當中必有內在的結構性矛盾,弄不好必會引發緊張關係和鬥爭。何況香港歷史上一向屬於「西方營壘」,這個「身份」,使到香港回歸後就處在「外部勢力」干預的關係網中,增強了「一國兩制」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緊張關係。

對此,剛回歸時,江澤民第三代是「盡量克己,少做干預」,胡錦濤第四代是貫徹「和諧社會」,這些在第五代看來,並未減少「一國兩制」必然產生的矛盾,反而使反對派和外部勢力坐大,「一國」權威受到挑戰。因此,鬥爭哲學該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