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屋宇署署長區載佳昨日中午於總部外會見傳媒,以及在下午派員到特首梁振英大宅「入牆」視察,均只選擇性通知了部分電子傳媒,令全港大部分傳媒喪失到場採訪、拍攝及發問的機會,有違梁振英承諾的「開誠布公」原則。學者批評有關做法顯示屋宇署「心虛」,希望「愈少記者愈好」,減少該署被質問及出現尷尬的機會。
梁振英發表書面聲明交代僭建事件後,連日來都有大批傳媒在屋宇署總部及梁宅外守候,希望採訪區載佳及可能會到梁宅視察的屋宇署人員,但良久都沒有收穫。到昨日在該兩處守候的記者人數大減,區載佳卻突然帶着多名同事現身,會見總部外寥寥可數的記者,只回答了一條問題便離開,連英文版聲明也欠奉。個多小時後,屋宇署人員又突然現身梁宅,逗留約兩小時後離開,再向屋外的數名記者匯報調查情況。兩件事政府都沒有發出採訪通知。
據了解,部分電子傳媒接獲屋宇署「秘密」通知到場採訪,但文字傳媒則被「飛起」,只能透過電視新聞翻看區載佳的「含淚讀白」及翻聽該署人員的調查匯報。屋宇署於晚上疑似「知衰」,透過政府新聞處發放區載佳會見傳媒的錄影片段。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批評,屋宇署選擇性向電子傳媒通報,明顯希望將事件淡化,因為電子傳媒多靠影像報道,而文字記者則對新聞事件「追深」有較佳能力,若現場只有電視台記者,「播出街嘅可能只得官員自己想講嘅嘢」。他批評屋宇署做法令市民覺得政府有所隱瞞,對政府民望並無幫助:「如果唔係心虛,應該任問唔嬲,佢咁做,即係顯示有嘢唔見得人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