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形勢轉變了

在經歷了轟轟烈烈的反國教洗腦運動後,似乎社會出現厭倦,種種的其他運動無以為繼。

最近,無論是長者津貼、中一削位或龍尾灘等事件,社會的反應有限,組織者的努力顯得事倍功半。當然,在現時的政治氣候,弄上千把人參加示威遊行,應屬易事。但遊行示威之後,卻又怎樣可把群眾的熱情和參與維持起來呢?期間的變化,是已過了立法會選舉,實效政治意義不大,參與者失去熱情,組織者失去資助,聲勢便大不如前?還是群眾以至媒體開始厭倦,對兩三個星期一個事件,感到疲累,熱情不再?

抑或是經過幾個月的示威爭議,群眾開始知道其中涉及許多政治企圖,加上反回歸引來了對港獨的批評,大多數人不願意當別人的政治棋子,受人利用……這些各種各樣因素匯集起來,便是香港的示威遊行靜坐絕食,熱情不再,政治動員也動員不起。這是好事,抑或是壞事呢?

香港可以作動感之都,顯示社會動力,卻未必應作示威之都,不停地把不同事件總是翻炒成反共反中的藉口。反梁振英、反共產黨,也總得有一定的理由、原因,不能事無大小,東西南北,悉數歸罪於中共和梁振英。

早先時候的大聲反對,任意抹黑,應該是因先聲奪人,震懾了沉默的大多數。在示威再竭三衰之後,社會回復理智,我們便看到聽到愈來愈多的理智聲音、持平之論。於是,一些人以為可以兩三個星期搞一個事件,不停地發酵下去,卻事與願違,形勢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