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學生入讀主流學校的融合教育再起爭議,但無論外面如何風風雨雨,在校園內仍有令人鼓舞的成功例子。患有白化症而引致視力障礙的陳冬,自小放大鏡不離身,靠着堅持和一眾同學的鼓勵,陳冬在主流學校過着愉快的學習生活,更成為不少同學的「小老師」,跟同學互相勉勵,真正達到融合教育的意義。
走入明愛莊月明中學的課室,同學有說有笑地討論數學功課。架着眼鏡的陳冬,透過桌上的放大儀器閱讀課本,不時主動提出解答方向,儼如一名小老師。「佢天生有缺陷,但佢非常努力,我哋唔識數學都會問佢。」在同學黃朗文的眼中,陳冬是一個努力又謙虛的人。
視力缺陷無礙陳冬的求學意欲,他在學校一直品學兼優。「小學時候就較辛苦,因為睇唔到黑板,要企前抄筆記。」直至中學,校方為他添置一部輔助學習的放大儀器,他終可清楚看到黑板及書本,「即使有時抄唔切,同學都好樂意借筆記畀我抄。」陳冬更有一班好同學互相支持。
「天生就有呢個病,成日畀人誤以為外國人,細個時都曾經抱怨過。」陳冬坦言,每當遇到困難,除可以找同學傾訴外,亦會主動求助駐校社工及心理學家。雖然他的視力問題日漸嚴重,散光程度日益加深,現時在陽光下活動都有困難,卻無阻他參與群體活動,更積極參與校內的朗誦及歌唱比賽,真正融入朋輩圈子。
融合教育更重要的是融合同學。該校駐校社工陳倩彤坦言,照顧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需要更深入了解其學習及社交等遇到的困難,而為鼓勵校內學生接納他們,校方成立了朋輩輔導員的計劃,令其他學生了解他們的需要,在校園內互相提點照顧。陳冬為今屆「蜆殼/港島青商展能學童獎學金」最佳融合學生獎得主之一。
文:黃惠心
圖:陸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