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膊頭「甩骹」可坐特製椅?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部門全港率先引入專治急性肩膊移位的特製椅,讓傷者四十五度角伏在椅上放鬆身體,進行閉合性復位治療。將特製椅帶入該院的急症科顧問護師鍾婉雯指,傷者可免卻注射麻醉藥,縮短留院時間約廿分鐘。該院急症科醫生亦指,過程只需一位護士負責,成功率達七成七,料可慳藥、慳人手又安全。
關節移位個案中有半數屬肩膀移位,即膊頭甩骹,當中有九成以上屬肩前方移位。威院急症部門副顧問醫生鄭志雄指,運動時肩膀移動幅度大會增加肩膀移位風險。該院急症室每周約接收兩宗肩膀移位新症,患者大部分屬廿至四十歲年輕活躍者。懷疑「甩骹」傷者會被急症室列為緊急個案,若不盡快復位,病人肌肉會不斷收緊,復位難度更高。
鍾婉雯指,治療「甩骹」最關鍵要令傷者放鬆,故傳統療法需先由醫生注射麻醉藥令傷者肌肉鬆弛,並處方止痛藥,再由護士進行復位治療,完成後仍要等候卅至四十五分鐘,讓麻醉藥藥效過後才離院。
該院急症室○九年引入特製椅,「膊頭甩骹」傷者伏在椅上,手臂會按地心吸力放鬆向下垂,肌肉明顯拉長,復位更順利,過程僅需三至五分鐘。她笑言:「當自己係塊豬肉咁撻喺度就得,好輕鬆!」為證實效用,鍾婉雯與鄭志雄等人在○九年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讓六十名「膊頭甩骹」成年傷者分組進行傳統治療及特製椅治療。研究結果發現,特製椅治療成功率達七成七,傷者留院時間平均一百五十二分鐘,較傳統的一百七十三分鐘少。
鄭志雄說,研究仍在初步階段,但發現同時有骨裂的傷者成功率較低。此外,護士需確保傷者了解療程,故神志不清者也不宜用此法。該院又計劃聯合三間公院進行研究,進一步了解新舊療法所需人手及藥物成本有何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