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導航精確修復面容

面部有先天缺陷或創傷的患者難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擔心旁人目光,抗拒與人溝通。患者可接受面容修復手術但費用昂貴。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獲慈善基金撥二百一十三萬元資助進行面容修復研究,資助六十位合資格的本港低收入成年患者提供免費治療,使用鈦金屬植體及電腦導航技術,修復眼、耳或鼻的缺失,成功率達九成半以上。有牙科學者以耳部修復為例,利用電腦導航可精準推算植體的位置及假耳外觀,料為病人節省約三分之二跟進治療時間。

先天患少耳症、交通意外創傷、燒傷或切除腫瘤或引致面部缺陷,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副教授鮑浩能稱,傳統治療方法利用膠質物料製造「假器官」(仿體),再用膠水固定在患處。

該院口腔頜面外科系及首席研究員張念光指傳統療法往往不能固定仿體:「次次都要搽完膠水又搣,好唔方便。」部分患者更因修復失敗拒絕社交及工作,引發抑鬱或經濟困難等問題。

「慳三分之二時間」

本港約四至五年前引入鈦金屬植體及電腦模擬技術。該院口腔頜面外科醫生譚自強指,植體構造模仿了植牙手術所用「牙釘」造成,將植體鑽進患者骨內,再用磁石接駁器將植體及假器官牢固在一起。

此外,專家製作仿體時由電腦導航技術輔助,準繩度更高。該院名譽助理教授陸偉權以耳朵修復為例說,傳統僅靠專家經驗為仿體雕刻及量度,確保仿體與另一隻耳對稱;若以電腦導航技術輔助可記錄另一隻耳的影像「倒模」:「以前又度又試,都要見兩至三次,依家幫病人慳三分之二時間!」

植體成本約需五至六萬元,手術成本約廿萬至三十萬元,基層患者未必負擔得起。為此,港大牙醫學院獲余兆麒醫療基金撥出二百多萬元,資助六十名合資格的基層患者,在菲臘牙科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內進行免費治療,期間會搜集患者的紀錄進行研究,了解患者修復前後的心理及生活質素。市民可致電2859 0234查詢詳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