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兩岸三地情:東海爭端 台灣角色

釣魚島列嶼爭執,在日本的「購島」與「國有化」下讓爭端愈演愈烈,日本的種種作為危害了兩岸聲稱的主權擁有,中國與日本的一場奪島大戰已迫在眼前。

於此爭端危機之際,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為解決東海問題開啟了一扇和平之窗,提升了國際形象,有正面積極的意義。

馬英九上台後一直強調台灣要擺脫過去陳水扁執政時的「麻煩製造者」的形象,而要成為和平的締造者,因之在南海及東海的問題上都抱持着「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的十六字箴言,畢竟對這歷史遺留的問題不能即時迎刃而解,在共同的利益下,合作開發亦不失解決眼前問題的良策,希望能獲得中國大陸與日本的支持。中華民國政府曾在一九九六年召開「釣魚島專案小組會議」,制訂處理釣魚島問題的四項原則,即「堅決主張擁有釣魚島主權,以和平理性方式解決問題,不與中國大陸共同處理,優先維護漁民權益」,這決議的時代背景是在李登輝主政,與大陸交惡之際,當然作出不與大陸合作之決定。今兩岸關係改善,「東海和平倡議」需要北京的唱和,釣魚島是中華民族的利益,兩岸不能合作,但也不必相互排斥,更不必向美日作出保證不會與大陸合作。外交的藝術是要保持模糊的空間,釣魚島爭端波譎雲詭,不必太快下斷語,更應讓日本了解主權問題不容妥協的立場。

釣魚島海域若因日本的挑釁發生動亂,將威脅台海安全,台灣內部應取得朝野維護主權的共識,一致對外,而非在大國中選邊站,避免讓台灣捲入強權的鬥爭,只有以和平方式共同開發是目前解決爭端的最佳方式,讓台灣參與締造區域和平。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