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精神又發光 不是金牌勝金牌

香港女單車手李慧詩在倫敦奧運會上一鳴驚人,奪得一面銅牌,為香港隊在今屆奧運獎牌榜上取得零的突破。李慧詩在競技場上的精彩表現,演繹了逆境自強、永不放棄的香港精神,這面銅牌的分量一點也不輕,不是金牌,勝似金牌。

場上一分鐘,場外十年功。風光背後,是運動員默默付出的血汗和淚水。李慧詩的奮鬥經歷殊不簡單,她出身牛頭角下邨草根家庭,十五歲被香港單車總會選中受訓,○四年轉為全職運動員。儘管領隊洪松蔭曾以「骨格精奇」來形容她,但李慧詩天生患有貧血,訓練期間更因為「炒車」嚴重受創,做過多次手術,教練沈金康不忍見她受苦,曾屢次勸她退役,惟她意志頑強,永不言棄,終於為自己、也為香港創造了這段奧運傳奇。李慧詩是繼「風之后」李麗珊、「乒乓孖寶」李靜及高禮澤後,第四位奪得奧運獎牌的香港健兒,值得鼓掌和歡呼。

在香港,做運動員從來都不容易。猶記得當年李麗珊首奪奧運金牌後,曾發出「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的感嘆。是的,香港並不缺乏出色而且肯拚搏的運動員,從李麗珊到黃金寶,從黃蘊瑤到李慧詩等等,他們都是憑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而揚威國際體壇。事實上,與內地的「舉國體制」不同,港府根本沒有體育政策可言,對體育運動的資助似有若無,微不足道,運動員往往只能自生自滅,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取得佳績,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如是,體育亦如是。可惜港府對體育往往只是三分鐘熱度,每逢重大的國際賽事,尤其是當香港運動員獲得獎牌時,高官總是會出來誇誇其談,沾沾喜氣,但熱潮過後,一切依舊。這些年來,港府除了申辦亞運碰了一鼻子灰之外,對發展體育究竟有何實質貢獻,恐怕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

誠然,香港是高度商業化的城市,運動水平無法與其他體育強國相提並論,但無論如何,推廣體育運動尤其是全民運動,是港府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局口口聲聲重視體育,而且年年搞「全民運動日」,可惜姿勢大於實際,港府不僅沒有設立相應的體育部門,連合規格的體育場地也寥寥無幾,即便是一些普及運動如足球和籃球等,發展也是縛手縛腳,足球場和籃球場雖未如沙中綠洲,但數量明顯不足以應付所需。

閃光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在奧運獎牌榜上,香港的名字往往被遺漏,惟香港運動員的精神永遠也不會被遺忘。畢竟,能夠奪取獎牌的運動員只是少數,更多的運動員正在默默付出,人們並不奢求港府能夠包辦一切,只希望能夠提供適當的支援,讓健兒們在更好的條件和環境下繼續拚搏,讓香港精神繼續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