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江山:反思一國兩制實踐

今年「七一」是香港回歸十五周年,適值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就職開啟其五年任期。古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梁振英應該在這承先啟後的日子反思回歸以來的「一國兩制」實踐,總結當中正反兩方面的教訓,避免或左或右偏差,令「港人治港」沿着正確軌道前進。

回歸伊始,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強調兩制差異、兩地區隔,忽視「一國」前提,使特區錯失了與內地經濟合作、共建跨境工程的黃金契機,此乃「右」的偏差;其後董建華在亞洲金融風暴餘波未了、連續五年通縮、沙士疫症肆虐、經濟民生陷於低谷之際,不合時宜的點起「二十三條立法」政治火頭,引致五十萬人上街示威反對,卻是犯了「左」的偏差。

到了曾蔭權治港七年,「高地價、高樓價、高租值」格局造成分配不均,貧富懸殊,社會財富向地產商和大財團高度傾斜,廣大市民在經濟發展中並未得到多少好處,社會矛盾因而激化,這是「右」的偏差;面對終審法院與一九九九年人大釋法結論對着幹,在二○○一年莊豐源案裁定「雙非」孕婦來港所產嬰兒有居港權,釀成巨禍,港府竟一籌莫展,也屬「右」的偏差。

所以,梁振英千頭萬緒抓根本:一定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和執行「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