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太過湊巧,「曾商勾結」醜聞觸發巨大民憤,煲呔曾剛啟動新一輪撲火救亡行動,在立法會以神級演技完成「道歉騷」並宣布放棄深圳「曾大屋」租約,以求乞饒甩身,翌日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便出來會見傳媒,並談到教徒煲呔曾的連串利益衝突醜聞。湯指,煲呔曾是一個真誠、誠實的人,如果有疏忽,應由廉政公署調查,社會不應對傳媒的報道有過度反應。千夫所指之下,煲呔曾仍能獲湯樞機如此信任及諒解,他真的要心懷感恩了。
筆者不知道湯樞機與煲呔曾的交往深到哪個程度,令他對煲呔曾的人格有這樣肯定的論斷,但平情而論,社會對煲呔曾收受富豪款待是反應過度嗎?說實話,如果不是社會有這種「過度反應」,如果不是傳媒鍥而不捨窮追猛打,恐怕煲呔曾至今仍在視醜聞如浮雲,仍在一臉不屑地誣衊「傳媒報道不正確」。煲呔曾涉貪彰彰明甚,若然社會對此仍可沉默和冷漠,聖經高舉的公義原則該從何說起?
事實上,市民對「曾商勾結」有這樣憤怒的「過度反應」,不齒煲呔曾的醜陋真面目固然是原因,但更重要是看到香港一直珍視的廉潔文化不斷被侵蝕。過去一個月,先是港府拋棄政治中立的公正原則,赤裸裸以公權圍剿特首候選人梁振英;繼而是前港府二哥唐英年爆出「謊唐」僭建醜聞,地政部門被質疑官官相衞;再者是煲呔曾忘情擁抱富豪,與權貴關係千絲萬縷,真相經傳媒踢爆後以剝洋葱式全面曝光。香港人見到這一幕幕,對煲呔曾發出怒吼,有何不正確?過度反應的人,是市民,還是護短者?禮賓府心戰室急於撲火,搬出權威人士,結果卻是隨時令得民憤火上加油,可謂適得其反。
煲呔曾涉貪罪證確鑿,廉署當然要立案查辦,只是今時今日,港府機器也可淪為小圈子利益集團打壓選舉對手的工具,大學民調機構也可變成弄虛作假的「唐營」競選支部,一哥是富豪高球波友的廉署,最終能否把百獸之王逮入鐵籠,在許多政界人士心中仍是一個問號呢。
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