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正諮詢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公眾對維港以外填海的爭論仍頻,有市民批評填海影響生態和漁業,有環保團體則指當局列出廿五處填海選址會分化地區,破壞社會和諧,有市民更質疑研究機構的中立性,指調查問題具引導性,不過仍有市民支持填海,認為可解決迫切的土地短缺問題。
約三百人昨日出席發展局優化土地供應策略首階段諮詢第二場公眾論壇,發言者意見正反參半。有市民反對填海,認為會破壞海岸生態。馬鞍山居民李小姐稱,烏溪沙屬廿五個填海選址之一,擔心填海後侵佔居民公共空間。曾屬漁民的王先生亦批評填海趕絕漁民,但當局賠償僅數千元,無視他們利益。
中學生張同學認為港府拋出填海選址令各區居民群起反對,「好似唔係你死就我亡,破壞社會和諧。」有市民亦痛斥協助研究的學者歪曲事實,「香港根本仲有好多選擇,唔一定要填海,講得好似得一個選擇。」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指選址造成分化,矛頭直指負責研究的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認為問卷問題具引導性,擔心民意被扭曲,並於場外抗議。
不過,亦有市民支持填海,認為本港劏房多,土地短缺問題急需解決,又認為填海可同時解決建築廢料龐大問題。土木工程處副處長李鉅標強調,當局建議的廿五處地點非選址清單,又指以往填海用地亦有發展公屋或居屋,並非一定興建豪宅,日後填海用地亦會作均衡發展。另外,約一百人由烏溪沙港鐵站遊行至馬鞍山市中心海灘反對政府建議於該處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