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與友品茗,談及文人的「酸宿氣」。老朽撫鬚笑說:「粥」字若沒有其中的「米」字,就是「弱」;一般情況,文人若靠寫作維生,常三餐不繼,更不要說發達!
朋友說:書生都有崚嶒骨,像朱自清便是個例子,當年朱自清抗議美國扶日,在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上簽名,後因胃病復發,醫治無效,終在貧病中死去,死前還囑咐家人不要購買美援麵粉。毛澤東對朱自清寧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粉」的精神,讚揚朱先生「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內地學者稱,人們喜歡罵中國的學人和文人沒有骨氣,卻常常忽視一個現實問題:他們每個月就那麼幾個小錢,上有老下有小,又要養家又要餬口,頭頂上那幾片瓦和腳底下的立錐之地,都是單位的,看病吃藥哪怕就幾片阿士匹靈,也要靠單位報銷。端人碗,受人管,你叫他如何硬得起來?
都說魯迅是文人中骨頭最硬的,然而,魯迅之所以硬,全憑寫作「搵到食」,這從他詳盡的日記可知,有學者便從這方面研究魯迅的經濟狀況,證明他稿酬豐厚,可圖個安穩的生活。是以要思想獨立,必先有人格的獨立;而人格的獨立,端賴經濟的獨立。
內地八十後作家郭敬明,去年版稅收入排首位,二千四百五十萬元人民幣,躋身《福布斯》名人榜,他不屑:怎麼二千多萬人仔就成了名人,這名人榜不也太不成氣候!後生可畏,一洗文人窮酸之陋習!可見不論從事哪行,只要有「米」,就不致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