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會友:台灣大選對香港的啟示

在一片台式選舉語言「好不好」、「對不對」的喧嘩聲中,馬英九戰勝蔡英文,再次當選台灣的領導人。這說明台灣人希望「求穩」多於「求變」,馬英九的穩定兩岸關係頗得民心,蔡英文的否定「九二共識」失去選票。

馬英九在近四年執政中,並沒有創造甚麼佳績。前年我去參觀台灣五都選舉時,接觸一些國民黨和新黨人士,不少人對馬英九頗有微言,當地有名的政治評論家對他也沒有太多的好評。但馬英九並不是因為「腳頭好」,而是抓對了緩和兩岸對立、加強雙方經濟往來,而使兩岸關係出現了新的局面。大陸方面也有意給國民黨領導的台灣若干好處,例如購買台灣南部的農產品,開放更多的大陸同胞到台灣旅行,兩岸的經濟合作愈來愈緊密,甚至給予台灣若干國際活動空間等等。這次選舉,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政綱變成兩岸關係命題的對弈。這樣,民進黨是輸定了。

其次,蔡英文的個人魅力亦不如馬英九。除了形象,蔡也輸了口才,加上她沒有執政經驗,因而有點膽怯。口口聲聲說要組織大聯合政府,這就輸了聲勢。雖然她已經淡化了「台獨」色彩,但先天的台獨政綱,還要讓臭名遠揚的陳水扁以放監奔喪來製造悲情,還要讓老牌台獨大老李登輝出來站台,可見已經黔驢技窮。我曾向友儕笑說,如果李登輝站台時突然心臟病發,倒地不起,還可以增多幾張同情票。

民主選舉 可堪借鏡

台灣大選對香港的啟示是:

台灣尚且要西望神州,密切兩岸關係,以此來爭取民心,爭取實際利益,但香港某些反對黨仍然反共成性,不忘攻擊中央政府,梁家傑甚至叫囂香港已從英國殖民地變成中國殖民地,有些人更要挑起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論爭。台灣早已從蔣介石時代「漢賊不兩立」的悲情中解放出來,爭取兩岸經濟合作,爭取大陸遊客,爭取兩岸軍事局面的緩和,香港又能憑甚麼與北京對着幹?

台灣人希望社會安定,不希望動亂;希望兩岸和平,不希望軍事對峙。這是馬英九的政綱能得民心的原因。民進黨的台獨政綱始終令人不放心,擔心社會大變,不利和平安定。香港有一部分反對派崇尚暴力,製造社會和議會的混亂,這也是不得人心的。

馬英九指出,台灣面臨的社會問題,主要是貧富懸殊和青年就業問題。香港也有同樣的社會矛盾,關鍵是兩地都要抑制某些企業的霸權,提供青年人創業和向上流動的渠道。

台灣民主有序的選舉,將啟發香港對民主選舉的訴求。今年的特首選舉出現旗鼓相當、競爭激烈的局面,大家認為是回歸以來前所未見,是一件好事,並為二○一七年的行政長官普選進行熱身運動。民主進程是不可逆轉的,香港應為特首普選以及立法會普選進行充分準備。同時,台灣民主選舉進程中的種種,也很值得香港作為參考。

台灣大局已定,現在我們轉過頭來看香港的特首選舉,同樣有一個求穩求變的問題,香港工商界以及與他們有密切關係的若干中產階層、廣大的公務員隊伍,當然希望求穩。穩定,他們才能賺大錢;穩定,他們的工作才能蕭規曹隨,省心省事。穩定,就是基本延續過去的路線,甚至可以說,這條路線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求變呢,就是要改變現狀,採取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希望社會上各方面都能有若干變革。但以香港社會當前的保守氣氛來說,求變也只能是穩中求變,不可能大變。

現在的特首選舉,兩位熱門參選人所提出的政綱,也就是在變與不變中徘徊。大家都不敢大變,但一位原在朝中,另一位卻自認在野,於是便在穩中求變和變中求穩中做文章。

本來,求變是大多數中產和基層的要求,求穩卻是工商界和公務員的願望。現在兩位參選人都向中間靠攏,面目有點模糊。但選舉只在選舉委員會中進行,委員會成員中傾向於工商界上層的比例較大,所以求穩可能成為主流。

北京國台辦對台灣選舉結果發表談話,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條正確道路,他們用八個字來表示對台灣的期望,就是「台灣安定,人民幸福」。

可以哭泣 不要洩氣

這八個字,何嘗不可以套用於中央對香港的期望。北京也希望香港安定,不希望動亂,特別是當前美國高調表示「重返亞洲」,拉攏中國周邊國家,構成圍堵中國的大圈,西南從緬甸、印度到東南亞、南海,無論是雙邊關係還是軍事演習,處處咄咄逼人。面對當前嚴峻局勢,如果不能安定,何以抵抗外侮?所以,台灣安定,香港安定,是中央的唯一願望。

最後,我想用敗軍之將蔡英文的一句名言來鼓勵來日香港特首競逐中的敗選者。蔡英文雖然沒有甚麼語言魅力,但她敗選後說的一句話倒有點哲理,她說:「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洩氣。你可以悲傷,但是不要放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 Apps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