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醫藥多年來都以蛇作治病藥材,但甚少會深究蛇毒蛋白的抗癌作用。不過,浸大中醫藥學院副院長蕭文鸞提醒市民,不要自行捕捉蛇浸藥酒或其他藥用,因一旦被毒蛇咬傷足以致命。
蕭文鸞指,是次選用作研究的毒蛇是土產的五步蛇。明朝大醫藥學家李時珍曾幾次上蘄州龍峰山,目睹五步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情況。他根據實地觀察後寫了《白花蛇傳》,還在《本草綱目》中記述了五步蛇的形態、習性及用途等,從古代起已屬名貴中藥,可用作通絡、治皮膚敏感或風濕之用。
但大部分中醫師恐防毒蛇的蛇頭有毒,處理時會將頭部斬去。蕭指,其實多年來都有不少文獻指出,毒蛇的毒液內有物質可抗癌,但都只提及一至兩句,並無詳盡內容。她又指,捕捉毒蛇需備特製的膠管,若自行捕捉有機會被毒蛇咬傷,不即時搶救會致命,提醒市民不要胡亂捉蛇當補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