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就梗係要去睇醫生啦,做醫生嘅,當然要對症下藥。之但係咁,如果病咗嗰個係醫管局,咁又點算好呢?
呢嗱嗱嗱,醫管局真係病得好鬼死頹o架,直情係五顏六色嗰隻,否則就唔會出現人手嚴重短缺嘅難題,逃亡潮一浪接一浪,家陣七個蓋要冚十個樽。好嘞,為咗醫好自己個病,醫管局開出一條藥方,叫做招聘海外醫生。當然啦,招聘海外醫生同一般所講嘅輸入外勞不可同日而語,畢竟唔係阿貓阿狗都有資格做醫生。
呢條藥方仲有一點比較特別,海外醫生只須喺外國考獲相符或以上資格就得,毋須再喺香港考試。醫管局擺明車馬求才若渴,幾乎但求就手不理好醜。
問題係,輸入外勞……唔係……招聘海外醫生成效如何呢?招聘程序展開至今超過半年,首批可聘用嘅海外醫生係十個咁大把,分別係急症兩人、內科兩人、麻醉科六人。難怪有人形容為杯水車薪,連填補一間醫院嘅空缺都未夠。以威爾斯親王醫院為例,半年以來流失六名醫生,急症室有四個空缺。整體而言,醫管局預計本年度要招聘五百名醫生,可惜至今只有二百八十六人到位,仍然有二百幾張空櫈虛位以待。
計功夫茶話齋,招聘海外醫生實在無可厚非,鬼叫你真係天殘地缺,影響公立醫院服務咩。所以,醫生團體盲目反對引入海外醫生,確實值得商榷。之不過咁,招聘海外醫生並非對症下藥嘅最佳辦法,事關人手短缺好多時候係資源錯配嘅後果。正如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所講,醫管局管理不善,資源分配不均,先至會導致人手緊絀。
所謂資源錯配,意思係話有人冇嘢做、有人做到嘔。若然你係做到嘔嗰個,如無意外都想蟬過別枝,跳槽去私家醫院係最常見嘅現象。情況持續落去就變成惡性循環,先係能者多勞,然後能者多逃,咁咪造成一浪接一浪嘅逃亡潮囉。
所以話啫,如果醫管局唔諗辦法改善制度上嘅流弊,只係以海外醫生去填補空缺根本冇可能解決人手問題。更何況,搵外援成效不彰,洋菩薩唔肯來港唸經,乜都嘥氣啦!
可以咁講,醫管局藥石亂投,冇針對自己嘅實際病情而亂咁開藥。關鍵就係要檢討醫管局嘅管理架構,重新調配資源,做到人盡其才,否則搵更多嘅外援都係冇鬼用o架。
講到尾,唔該醫管局高層好好反省,一個二個年薪幾百萬,如果繼續管理不善即係尸位素餐,呢家嘢先至係最浪費嘅資源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