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參加 「兩岸及香港經貿合作的機遇與挑戰」討論會,最大印象是討論重心過度集中於金融合作,也提及旅遊合作,其他產業的合作卻付之闕如。或許這反映兩岸三地政經界關心的是,金融為主,旅遊其次。
中國政府的政策,似乎當前的重心是金融,或許是國際金融危機使北京更擔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北京肯定希望好好利用香港來發展內地金融。
金融合作雖說涉及體制因素,不易解決,金融機構卻是兩岸最重要的企業,對兩岸政經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兩岸合作很自然向重心傾斜,稍有進展便會帶來巨大回報。
不過,我的感覺是北京的官員及媒體極為偏重金融,也頗有迷信金融之嫌。
當然,國際金融波動劇烈時,兩岸三地或四地能形成緊密的金融體,對防範國際投機資本衝擊和鞏固經貿合作會有巨大作用。問題是,金融體制差別頗大,其中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外國控制勢力強大,存在很大的金融風險,也容易通過內地與香港的金融合作衝擊內地。特別是人民幣還未完全自由兌換,兩岸三地或四地的金融合作必然帶來人民幣在更大範圍內自由流通,金融風險不少。
兩岸三地或四地合作過度集中於金融,可以推動港澳台經濟進一步金融化,GDP好看,卻會對社會產生兩極分化,香港的問題已十分明顯,難以承擔更惡劣的分化。對港澳兩岸未來的均衡穩定發展,可能其他產業的合作比金融合作作用更大、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