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政治鬥爭遺風難以為繼

最近閉幕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海內外輿論不甚關注。因為這次全會討論的問題和作出的決定是關於「文化建設和體制改革」的,比較虛,和大家最關心的十八大人事布局或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沒有直接關係,從中看不出和政治鬥爭、經濟走向有何關係。今次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相關的消息只有一條,即中央決定明年下半年召開十八大。

對中共中央而言,六中全會有關文化問題的決定,當然是「極其重要」的,它「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中央今次作出的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

縱觀中共幾十年來中央全會的所有決定,沒有不是「重大決策」的。然而,每一次「決定」和「決策」的政治影響、社會影響卻大為不同,有真正「重大」的,有吹得挺大的,有不過是七彩泡沫的,有雷聲大、雨點小的,有引起海內外輿情特別關注的,有世人冷淡對待、不知所謂的……不過,要說文化問題在中共決策和中國社會格局中有重大分量和影響力,那一定不是當代,而是毛澤東搞階級鬥爭的時代、搞政治運動治國的時代,又或者是社會變革的前後——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的思想解放運動時期。

毛澤東素來視文化問題就是階級鬥爭問題,就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政治鬥爭問題,涉及黨內權力較量,因此有「利用小說反黨是一大發明」之說,有文化領域是「死人、古人、洋人專了我們的政」之說,有「牛鬼蛇神紛紛出籠」之說,有「文藝黑線」之說,有發動文革之舉……

毛澤東死後,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問題引起關注,則和思想解放運動相聯繫,和「反自由化」相聯繫,這還是政治鬥爭遺風,只是如今難以為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