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底康樂設施空氣質素差,市民食塵!現時有標準訂明,橋底不可作易受毗鄰環境不良影響的用途。惟康文署卻於橋底設有籃球場、足球場、兒童遊樂場等康樂設施。其中部分受經過車輛排出廢氣影響,空氣中的可吸入懸浮粒子濃度比世衞指引高出六倍,在橋底做運動隨時缺氧。署方卻未正視問題,只推搪指設施早已建成,稱會適當改善環境,但學者踢爆當局的優化作用有限。
本港由路政署負責保養的行人及行車天橋分別約有七百三十及一千條。《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下稱《準則》)中列明,橋底不可作會引致使用者長時間受毗鄰道路不良環境影響的用途。但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不同地區的橋底,共十四場地設有八個兒童遊樂場、五個籃球場、兩個足球場、兩個溜冰場及一個戶外羽毛球場,明顯違反《準則》。
記者早前與空氣質素專家黃勁松巡視部分設施,並使用懸浮粒子及二氧化氮測量儀檢測空氣質素,發現污染問題嚴重。位於上水、內設籃球架及龍門的大頭嶺遊樂場,頂部為行車天橋,三面被車來車往的馬路包圍,場地雖不密封卻不通風,汽車排出廢氣聚而不散。該處平均每立方米可吸入懸浮粒子濃度(PM10)超過三百微克,遠高於世衞空氣質素指引六倍;成人一口氣便會吸入十幾二十萬粒懸浮粒子。
筲箕灣東喜道兒童遊樂場位於東區走廊底,夾於兩條馬路之間,附近有大量車輛停泊。遊樂場內設有搖搖板及滑梯等設施,偶有市民在場內進食及小睡。該地平均每立方米錄得約二百五十微克可吸入懸浮粒子,空氣中的二氧化氮含量亦告超標,記者停留十多分鐘,已感喉乾舌燥。
除動態康樂設施,靜態休憩處亦有問題。被兩條馬路包圍的觀塘大業街休憩處的可吸入懸浮粒子超標五倍。黃慨嘆康文署轄下部分設施設計荒謬,「空氣質素好似人哋鑿緊地咁!」他強調測試當日在颱風之後,環境已比較「乾淨」,估計上述各設施平日空氣質素更差。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會長黃平山直指上述地點並非運動的理想地方,「合適嘅環境唔應該損壞使用者嘅健康。」他不排除在該些地方運動,差劣空氣質素對身體的損害會超過運動所帶來的好處。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譚寶堯則指出,部分「以前做落,依家唔啱使」的設施,可以透過環境改善工程「執番正佢」。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上述設施均在《準則》實行前啟用,署方一直有留意轄下設施的使用情況,並會在資源和環境許可下進行改善工程。發言人續指,大頭嶺遊樂場內已種有植物,以收隔音、空氣淨化及環境美化之效;東喜道兒童遊樂場已有花床、扶手欄杆、出入口圓柱等屏障及緩衝設施;大業街休憩處亦已鋪設地磚作為緩衝帶。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卻指出,當局所謂的屏障及緩衝作用有限,植物難以阻隔微細的懸浮粒子,亦不能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氮含量。他表示,外國有城市會在橋底塗上含有「光觸媒」的油漆,黏住空氣中的部分雜質,以真正改善空氣質素。規劃署發言人則指《準則》只為規劃提供基本指引,並不具備法定效力,上述各地點均符合現行的相關法例。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