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亞與訪京大學生對談的內容,本來屬於「內部談話」,無意公開發表,曝光之後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曾蔭權政府、公務員以至下任特首參選人,均帶來政治壓力。
作為掌管中央對特區關係的港澳辦,王光亞的說法有代表性與影響力,殆無疑問。有關「成也英國,敗也英國」的論點,相信中央領導以至國務院涉港事務部門的高官,多持有類似看法。
王光亞的爭議性論點,是回應學生「香港面對的深層次矛盾是甚麼」的「答案」,其核心是特區政府回歸後,一直未有為香港謀劃長遠,問題出在高級官員只懂執行,沒有端正主人翁的態度,為香港未來多做規劃。
近年中央高度重視香港深層次矛盾如何化解的問題,像房屋、貧窮、人口老化等老大難問題,逐步浮上水面,處理欠佳,有可能由民生議題演變成政治議題,在民怨持續上升的情況下,社會和諧與穩定面臨嚴峻挑戰。
今年初,溫家寶總理曾公開呼籲特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特別要照顧弱勢社群,致力改善民生」,明顯是針對貧富懸殊日趨尖銳這一深層次矛盾。
當時本港就有評論認為溫總表態,乃切中時弊,更是具體而微,非常罕見,有論者直指迹近越俎代庖,向特區發出「指令」。今次王光亞的講話,焦點放在特區政府的管治能力這個關鍵點上,其中規劃長遠的能力,最值得重視,與溫總前後呼應。
中央明顯調整了對港政策,「適度介入,擴大影響」,就經濟及民生各方面會有更多的「提點」,對曾蔭權政府的施政,無疑會構成持久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