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智慧:煎藥蘊含科學原理

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烹調技巧出神入化,就連煎中藥的細節也非常講究。原來這些程序,從現代角度剖析,蘊含了相當的科學原理。

一、煎藥器皿的選擇

從古至今中國人煎藥一直首選砂鍋、搪瓷,可能古人認為其傳熱均勻;鐵鍋、銅鍋反而少用,因古人有「煎藥忌銅鐵」之說。從現代科學來說,砂鍋因為材質穩定,不會與中藥成分產生化學反應;反之,鐵鍋或銅鍋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與藥材產生難溶聚合物,影響湯劑的品質。

二、煎藥前浸泡藥材

煎藥前需要浸泡藥材至少半小時。這是由於中藥多為植物類的乾燥品,通過加水浸泡能使其變軟,藥材的組織及細胞遇水膨脹後恢復天然狀態,在煎藥時更易釋出有效成分。

三、煎藥的次數

一般煎藥需要煎煮兩次,甚至三次。根據物理的擴散原理,煎藥時的有效成分首先進入藥材中的水分,然後再擴散到藥材外部的藥液中;當藥材內外部的成分濃度相等時,有效成分就不會再溶出,達到飽和狀態。將首煎的藥液倒出盛起,再加入清水覆煎藥材,有效成分又再次釋出。有實驗指出,煎藥兩次能讓藥材中80%的成分煎出。

四、煎煮的時間

煎藥通常需時半小時以上,因為這能確保大部分能溶於水或不易溶於水的有效成分,通過加熱溶出並產生化合作用,更能殺滅細菌。有實驗證實,同一劑中藥加等量的水,在同樣的加熱狀態下,煮沸時間延長,得出的有效成分會增多。感冒藥方煎煮時間不少於30分鐘,一般的中藥不少於50分鐘。

東華醫院中醫藥科研中心

伍麗儀醫師 電話:2589 4700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