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釋放儲備有政治動機

經濟復甦,投資者都在等候石油價格上升到一百五十美元這個關口。但石油價格除了受市場需求影響,國際性機構的行動往往會左右石油價格的走向,有時候更會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近月國際能源署宣布釋出六千萬桶戰略原油儲備,由美國釋出三千萬桶原油,另外的三千萬桶則由其他二十七個成員國分擔。國際能源署的行動頗令人意想不到,因為該署自一九七四年成立以來,只曾經在兩次重大石油危機的時候釋出儲備,包括一九九一年的海灣戰爭和二○○五年墨西哥灣的卡特里娜颶風事故,但現在是否屬於石油供應的最緊急時期,答案眾說紛紜。

國際能源署的背後話事人是美國,就此便不難相信,有關行動是由總統奧巴馬提出的。美國共和黨人認為,由於現時並非石油供應的最緊急情況,動用石油儲備絕對是一個壞政策,他們更認為,政府不如多發鑽油許可證,這要比釋放石油儲備還好。但是,民主黨人卻支持這行動,認為在炎熱夏季對石油需求增加,以及利比亞的輕質低硫原油產量下降之下,增加石油在市場流通、降低石油價格將對中產階級有利。

眾所周知,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所有行動都必定懷有政治動機,奧巴馬這決定亦然。來年就是美國總統大選,很多人認為,奧巴馬此舉目的,應該是為拉攏一直以來都是屬於共和黨鐵票的中產人士,如得到他們的支持,對於現在的政情與未來奧巴馬爭取連任總統,都必定帶來正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