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專業保護主義

醫管局向外地輸入醫生,幾乎是大勢所趨。

正如本欄之前分析,內地孕婦還能夠從外表識別,入境處可以用行政權力把她們拒之門外。至於一些內地網站的文章說,此舉違反自由市場,是歧視內地人,那是連甚麼是自由市場、甚麼是歧視也搞不清楚。

反觀一般內地居民來港看病,則肯定人數會愈來愈多,這方面的需求根本禁無可禁,也沒有理由可禁。尤其是私人專科門診服務,由於完全不涉及公共資源的分配,政府即使想限制,也拿不出道理來。如果內地居民來港看病愈來愈多,私院大力從公院撬人,那除非公營部門大幅度增加薪金,否則人望高處,水向低流,那些所謂「星球人」、「月球人」的吸引力,根本沒法擋。

要填補公營部門人手的短缺,增加培訓人手是一定要做,但遠水不能救近火,香港的病人,不能等三、五、七年,讓中大、港大現時收生再去訓練。

況且,即使有人手,也缺乏必需的經驗。香港就算不刻意發展醫療中心,但格局使然,內地經濟發展,香港個人遊之後中門大開,需求如水湧至,買樓置業尚且有辦法對付,但求診看病則是難以禁止。因此,香港成為醫療中心,毋須政策,而是必然,也是自然的結果。

香港要成為醫療中心事在必然,如果仍死抱專業保護主義,嚴禁外來醫生執業,那便無法適應新形勢;當然,保持一定高的專業水平,是對香港市民負責任的做法,但不能不合理地高,尤其是設定阻止任何外來醫生來港執業,那就是把醫生的利益凌駕於香港人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