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牆倒眾人推

隨着將來民主選舉愈來愈多,香港政黨有發展空間,不過,主要是橫向空間,例如立法會直選的議席增加,即使行政長官最終經普選產生,在選舉時也會和政黨發生某種關係,也會爭取政黨支持,並在普選中發揮拉票作用。

除了選舉,政黨也會和政府有一個更緊密的施政關係。但在高度方面,就不能爬到行政長官的頭上,卡在北京中央政府和行政長官之間,這樣,就會和現時的體制有衝突。

所以香港的政黨,最終只能發展成為行政長官的執政拍檔,你叫管治聯盟也好,叫施政夥伴也罷,定位在行政長官之下。

至於如何體現,以前有一傳言,指自由黨和民建聯瓜分一些局長的職位,聯手支持特首施政。事實上,這在體制上有很大的困難。須知,香港的政黨發展空間有限,不是主要政治人才的中心基地,就算行政長官放職位給政黨,政黨也沒有人去填補,如果是拉伕性質,那行政長官不如自己拉。

因此,瓜分局長職位的傳言不大可能成事。要變,也可能只是在操作層面,政策出台前由局長司長和立法會作一定的溝通,能做的僅此而已!

其實,能否做得到、做得好,是政治能力問題,不可能事先或由制度保證。局長、副局長和政治助理,其中一個大責任就是和政黨溝通,爭取政黨支持,不錯,政黨只見風駛U,看民意行事,但過去幾年,許多出事的政策,都是政策本身有問題,市民一反對,政府就站不住腳。

所謂牆倒眾人推,就算建制派議員不參與其中,也斷不會站於危牆之下,反而避之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