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爆發的塑化劑事件蔓延至珠三角後愈演愈烈,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發現,塑化劑不同程度污染內地出售的即食麵及米粉,因檢驗樣本全部來自廣州,懷疑塑化劑早已攻陷內地,更不排除這類即食粉麵已流入本港,港人在內地進食這類產品亦會隨時中招。由於被指含塑化劑的食品愈來愈多,東莞工商局已在全市各類進口商品批發及零售點進行清查,又刑事拘留生產有毒食品添加劑昱延食品公司的一名法人代表,及搜查有關的多家食品生產企業,已有五十多家企業受檢,部分問題產品已被封存。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柳春紅最近撰寫論文,指去年十月從廣州各大超市隨機採購不同牌子和口味的五十六種即食麵,以及廿五種即食米粉檢驗後,發現用作塑化劑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檢出率超過一半。其中,DBP和DEHP在調味料及麵餅中檢出的最高含量分別為每千克五十九點三八毫克和一百七十二點一五毫克。按內地有關規定,DBP和DEHP在塑膠包裝中的溶出量分別不超過每千克○點三毫克和一點五毫克,但上述樣本全部嚴重超標。
柳春紅指出,食品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污染主要來自塑膠包裝,另一方面是這類物質擴散到環境中再反過來污染食物。論文又援引英國數據,指一個體重六十公斤的成年人只要每日食用兩包即食麵,吸入的DBP及DEHP就有可能超標。
另一項測檢食油的研究方面,柳表示同樣檢測得到類似結果,據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八年的相關論文,在油脂類固體食品、油脂類液體、非油脂類蔬菜及水果三類共十四種食品中,六成九檢出的鄰苯二甲酸酯類超標,顯示內地的食品早已被鄰苯二甲酸酯類污染。對有即食麵被捲入塑化劑風波,即食麵生產商康師傅表示如即食麵存在塑化劑污染問題,應與包裝材料有關,目前正改進材料解決塑料溶出可能性,另一廠家統一則表示仍需了解而不作評論。
另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指出,自本月一日起,暫停進口台灣方面通報的問題產品生產企業生產的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果醬果漿、膠錠粉類產品和食品添加劑。對於已允許進口的上述台灣產品亦必須有檢驗證明才放行。
針對東莞台資昱延食品廠涉生產及使用塑化劑,東莞工商局昨已對市內五十多家企業進行檢查,並拘留昱延公司一名姓朱的代表,當局指昱延每月生產三千公斤添加劑,目前已經查封了六噸相關產品。台灣的陸委會指出,昱延的問題食品尚未回流返台灣,將會加強監測。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