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本港約有一成幼稚園至小四學童,屬感覺統合失調障礙行為的高危人士。他們智力雖正常,但卻有隱性學習障礙,程度不及自閉症嚴重,但成績較大部分同學差,其他徵狀包括「坐唔定」、動作協調弱、對別人批評過敏等。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於今年四至五月間,以問卷形式訪問近二千八百名幼稚園K2至小四學童的家長,結果發現百分之九的學童皆有出現多種感覺統合失調行為,當中常見行為包括動個不停、好像聽不見別人叫他、溝通能力弱等。
協助該類學童的職業治療師鄒秀麗表示,感覺統合失調行為可由先天或後天引起。先天因素包括生產過程缺氧等,後天則包括父母甚少時間陪伴、過分保護等。調查顯示,近九成家長都不清楚感覺統合失調障礙,對子女學習與成長發展的關係,導致不少家長沒作出求助。
鄒秀麗稱,愈多感覺統合失調行為徵狀的學童,其學業成績通常較差、朋友不多、容易打架滋事等,若沒有適當處理,在成長過程中自信心會受打擊。多帶兒童參與戶外活動和享用遊樂場設施,有助學童改善問題,如玩沙池或盪鞦韆等,可加強學童的手腳協調能力及專注力。明愛社會工作督導主任馮慶球建議,政府應增撥資源予社會福利機構,為幼兒提供評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