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實事求是 互信起點

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這段歷史因背景不同,兩岸有完全迥異的詮釋。過去大陸對國民黨軍隊完全醜化,「蔣匪幫」領導的國民政府軍永遠是被打得落花流水,成了冷戰時期文宣的主流,如今重新論斷,還原歷史的真象,才得以深化兩岸關係。

最近大陸拍攝了《中國遠征軍》的電視劇集,並為此舉行海峽兩岸座談會,台灣退役將領群聚之,大陸九十多歲參與戰役的老兵也前來,談起這段歷史仍不勝唏噓。抗日名將之後、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深受感召,提出了正視歷史的期許。

一九四二年,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締造了仁安羌大捷,這是清朝中葉以來,中國在境外第一次挫敗日本軍隊的輝煌戰役。當年日軍在亞洲戰場氣燄高漲,勢如破竹,遠征軍新三十八師一一三團以不足一團的兵力,浴血奮戰,這一戰役挫傷了日軍,立功異域,功不可沒,寫下了愛國篇章,但中國近二十萬官兵也因此長眠他鄉。

這部紀錄片很寫實地描述了這場國民政府軍與共軍共同面對的戰役,十萬壯士以寡敵眾,由於盟軍戰略分歧,遠征軍被迫轉入野人山,無端死傷五萬多人,國共都受了重大的損失。論壇上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表示,挖掘的重要史實填補了這段歷史證據的缺失,也表現了中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場上英武的精神。

兩岸今後努力的方向是建立軍事合作機制,過去國共合作的史實終於從塵封的歷史中掀開,國民軍的犧牲與貢獻受到了肯定,《中國遠征軍》對兩岸關係發展有巨大的啟發,實事求是的態度將是兩岸軍事互信的起點,共同緬懷過去的史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