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子大婚,舉世注目。對香港小市民來說,所謂「事頭婆」辦喜事,大概另有非一般的感覺,用當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的術語來講,或者也可說是「英國聯繫」的一種吧。
英國人當年提出維持「英國聯繫」,指的乃是政治經濟層次,即香港上層建築的政治經濟體制基本不變之外,回歸之後維持某種形式的「英國聯繫」,居英權算是其一,但作為英聯邦地區卻是不可能的。
當然,保留英國文官制度相當重要,可惜香港的那些政務官,學藝不精,政治經濟基本功毫不紮實,十分浮誇,因此到了可以當家作主之時,手忙腳亂,錯漏百出。證諸煲呔曾上任以來特區政府的所作所為,根本不知有效管治為何物,強政勵治吹口哨而已。
無可否認,公平地說,即使現代英國「祖家」,功夫紮實的真正政治家也並不多見,甚至可說是只有一位卓爾不凡的前首相戴卓爾夫人。鐵娘子有能力令英國經濟起死回生,其對保留英鎊獨立地位的堅持,獨排眾議,充分展示了聰明才智和政治經濟之識見也。
其後的馬卓安以及工黨的貝理雅等人,經已一蟹不如一蟹。被派來港的末代港督彭定康,更是政客一名,與過去的麥理浩、尤德和衞奕信比較,根本等而下之,不足論矣。
因此嘛,給肥彭視之為可以利用的香港政務官精英中的精英,究竟有多少斤両,也就可想而知,因為真正的聰明才智,不可能為肥彭所用也。
回頭再看英國皇室婚事,由於大英帝國輝煌不再,皇室只具象徵意義,因此對香港小市民而言,相對於當今英國,所謂「英國聯繫」,也就只能回歸實際,即兩文三語之英文和英語矣。
事實上,生活在中國大國崛起的世界,要保持傳統優勢,學好英文英語,面向國際,或者仍是香港的選擇吧。
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