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核事故擴大,有謠傳指食鹽含碘可抗輻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梁卓偉強調,本港市面只有一成半食鹽含低量碘,每日進食二點五公斤至五公斤鹽,所攝取的碘才等於一粒碘片,故傳聞指食鹽減低輻射的影響或因日本海水受輻射污染而搶購鹽,是沒有事實根據,希望「謠言止於智者」。專家指,人體每日攝取鹽分不應超過一茶匙,過量食鹽只會損害健康。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指,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絕大部分不含碘質,即使是加添了碘的碘鹽,碘含量亦極之微量,並無防輻射之用。
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指,人體攝取的鹽分經腎臟排出,攝取過量鹽分會影響腎功能,也會令血壓上升,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機會,腎病患者攝取太多鹽分,會加重病情。除非腎上腺功能衰竭或患上免疫系統疾病人士,需要大量攝取鹽分,但醫生會處方鹽片給這類患者。一般人為了防輻射進食比正常分量多十倍或更高鹽分,「足夠令腎臟頂唔順」。
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首席營養師史曼媚稱,人體每日攝取鹽分不應超過六克,即一茶匙鹽。過量攝取鹽分不但令血壓上升,也加重腎臟負責,孕婦吃得太鹹也會影響胎兒,故鹽分不宜攝取過量。
她稱,香港人攝取鹽分偏高,即使本港一旦缺鹽,市民也不需擔心攝取鹽分不足,一般鹽味餅乾、麵包、穀類早餐或一片火腿也可提供人體所需鹽分,不需透過飯菜作為鹽分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