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認知錯誤帶來災難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今次財政預算案多次提及反周期政策,指留這麼多儲備,是因為要居安思危,在周期下跌期採取反周期政策救經濟。這樣的說法與不干預政策、自由市場等過往政府的立場有很大的差別,反映出政府至少在概念上開始走出殖民地體制的局限。

但問題重心在於周期究竟在哪個時候,哪個周期轉折階段需要採取反周期政策?

二○一一年,香港算是周期上升期,抑或處於周期下跌階段?從預算案的舉措來看,曾俊華似乎傾向於前者。故此沒有採取刺激經濟的反周期政策,除了部分解困措施,大部分的支出都是按日常做法,一是沒有減稅或增加投資的促進經濟增長、抵銷經濟需求不足的政策;二是六千元的資助都不願直接兌現,而是放在強積金裏。

曾俊華的說法是怕派發現金帶來通脹,或許背後真正目的不是照顧金融業,便是政治姿態,在高盈餘下不如此作為可能被全社會痛罵。

曾俊華說,現時香港經濟強勁復甦,但全球經濟還有隱憂,來年的挑戰只是資產泡沫和通脹風險,同時認為他提出的措施已足以應付。他似乎認為香港經濟復甦強勁,正處於周期上升期,故此反周期政策應是壓抑需求,所以不應派錢,派錢也要將之變作可見不可及。

但是,宏觀經濟真如他這樣想嗎?樓市泡沫還在大,通脹還在增,香港中下層收入還在跌,這屬周期上升還是處於下跌前夕?曾俊華認知錯誤會帶來香港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