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連續七年農業豐收,市場經濟也已建成,在開放的市場經濟裏,農產品供應充裕,為甚麼竟然會出現由農產品帶動的通脹呢?這顯然是市場的問題。
一是市場是否壟斷?在城市裏超市已經普遍,也有農貿市場,若市場開放的話,農民趁農產品價格上升,應可直接把農產品賣到城市居民手裏,減除中間環節的壟斷和過高成本。
發達國家的城市,特別是在歐洲,都有定期的露天市集,讓農產品的生產者直接與消費者交易,產品新鮮、便宜。由於屬當地農民供應,毋須長途運輸,可少了添加劑或保鮮的化學品,也因屬本地農民,容易追溯產品來源,屬典型的本地食物供應體系,乃發達國家所追求的制度。可惜,內地城市的農產品市場好像並不開放,至少對城郊城外農民沒有足夠的措施來成立開放型的農貿市場。城市農產品供應,便經歷多重批發和零售成本與利潤加壓,也缺乏競爭對手來減輕超市、市場的壟斷。
二是為甚麼在批發環節可以有壟斷?壟斷是市場失效的結果,應該由政府干預來克服。
內地壟斷各種農產品都屬明目張膽,也有金融資本的支持。政府明知存在壟斷,為甚麼不做任何事情來打破壟斷呢?囤積居奇究竟是合法抑或是非法行為?內地的競爭法和維護市場秩序的行政措施,為甚麼不可以應用來懲處和打擊這些囤積居奇者呢?
綜上所述,可見內地由農產品帶動的通脹,是市場與政府同時失效。事實上,要改變這現象並不困難,問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決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