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河粉」肆虐,港人「覓食」要留神!港人北上熱點東莞,近日被揭發當地多間加工廠用經漂白加工的發霉米製成河粉出售,每日約有一百萬斤流出市面,該些河粉帶有二氧化硫及黃曲霉素的有毒物質。東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最近一次抽查,便發現河粉的合格率僅百分之七,換言之受查九成三的河粉不合格,禍害氾濫接近失控。有糧油食品商更明目張膽將劣質的「河粉專用米」,銷往東莞、深圳及惠州,相信不少毒河粉已流入香港。本港醫學界人士及化學專家直指,市民長期進食含黃曲霉素的食物,會增加患上肝癌的風險,黃曲霉素更加是「洗唔甩,煮唔走」。市民切忌病從口入!
圖/文:探射燈小組
港人北上旅遊成風,內地美食選擇多,價格低,到內地覓食及購買食物帶回香港已是常事,而交通方便的東莞及深圳,更是港人熱門的聚腳地。然而,內地有毒食物層出不窮,先後出現毒蛋、毒菜、毒魚,最近東莞更爆出有廠房生產「毒河粉」,令人擔心內地對食物品質的監控。
東莞市現有逾五十間河粉加工企業,估計每天約供應一百萬斤河粉。這些河粉由俗稱「河粉專用米」製成,該處的河粉有九成會被採購商買走,成為當地工廠工人早、午、晚三餐的主要食糧。餘下一成則流入市場,供各大小食店使用。不過,東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最新一次抽查三十五批次的河粉及瀨粉中,僅五個批次合格,合格率為百分之十四,當中河粉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七。
低合格率,源於當地有河粉加工廠用顏色發黃的碎米,甚至變質發霉的米轆(劣質大米或次等大米)製成「河粉專用米」製造河粉。這些「專用米」會先經漂白,加工後外表與一般白米無異。加工廠選用漂白的「白米」製造河粉,全因成本低廉。據知,正常的河粉生產過程中,大米必須經過三至四次「洗白」,在沖洗時,會損耗大米的重量。用沖洗的方法,每斤河粉會有五分錢人民幣(下同)的損耗;而同量的大米用漂白粉加工,成本只須一分錢。不過低成本的代價,就是令河粉含有二氧化硫、黃曲霉素等有毒物質,且會有一股嗆鼻、帶酸的化學氣味。
利益所在,使用漂白加工的方式製造河粉,宛成業界「行規」。東莞道滘鎮一名河粉加工廠的老闆透露,廣西的正規米粉批發價每斤約一元,而東莞的「毒河粉」每斤才八角,「不漂白不划算」。在東莞樟木頭白果油農批發市場內,一名「專用米」銷售點的女工作人員則指,「專用米要不給豬吃,要不用來做河粉」,當中東莞東城、道滘、黃江等鎮部分河粉廠都是他們的顧客。而東莞大嶺山鎮建衛南路一所糧食公司職員更明目張膽賣「專用米」,並指總部一天銷售量就達二百噸,買家遍布東莞、深圳及惠州。
城市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稱,二氧化硫的殘留來自漂白過程,而黃曲霉素則來自發霉大米。他指,二氧化硫會刺激呼吸道引起即時反應,雖然有可能令哮喘病患者發病,但對比「洗唔甩,煮唔走」且致癌的黃曲霉素,危險性較低。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王振宇亦強調,身體積聚過多的黃曲霉素,會提高患上肝癌的風險,提醒市民多加小心。另方面,王表示市民可從抽血驗甲胎蛋白,以及透過超聲波或磁力共振來檢測是否患上肝癌。
香港陳記食品集團董事長陳勇前表示,粵港貿易頻繁,毒河粉隨時已流入香港。他解釋,內地有不良加工廠使用名為「漂白快」的工業漂白劑,把已變色的舊米製成脫水乾河粉賣到香港,所以市民購買相關食物時要特別小心,以免病從口入。而本港食環署發言人則表示會跟進事件。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最近六個月並無接獲有關河粉的投訴,而自○九年初至今年十一月底,中心曾抽查超過九十個穀類及穀類製品樣本,其中一個水磨年糕片樣本二氧化硫超標,而一個花生米通樣本黃曲霉素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