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美國經濟學

在一個研討會上,討論明年國際及中國經濟形勢,其中有的說法似是美國立場的翻版。

一是歐元有瓦解機會。因現時有問題的歐元國家如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佔歐元區經濟比重有限,若蔓延至西班牙,比重便有影響。該說法指出,歐元區小國有離心,因想藉貨幣貶值救經濟,大國如德國不想受小國拖累。

這些都似以美國媒體為主的新聞言論,深究之下極難令人信服。乃脫離歐元,歐元各國的貨幣易受金融投機衝擊,或大貶、或大升。一九九二年英國受挫於索羅斯等對沖基金的教訓猶在,歐元區國家和中央銀行怎會這麼蠢?提這些可能性在媒體炒作,不過是替美國興波作浪,壓抑歐元,抬高美元匯率。歐元建立為的是抗衡金融危機,怎會在金融危機中解散?

二是中國通脹嚴重,只能加息或收緊銀根應付。中國通脹屬結構性壟斷因素,以市場措施對付當然沒效,但還有許多行政手段可用。中國政府是強勢,壟斷企業多屬國營,行政手段的效果絕對可以保證,不可能因為迷信市場而捨行政手段不用。物價上漲其實反映市場失效,未能調整,非市場手段便變成必須。

收緊銀根背後是濫發貨幣。中國貨幣發行過多是事實,但不如美國。且中國有龐大的實質投資,如鐵路這兩年都在七千億元投資以上。銀根寬鬆與否對中小企業十分重要,政府要把發行的貨幣用在現實經濟,不讓投機,仍可干預投機市場,如打擊樓市,增加交易稅費等,不需急縮銀根,打擊現實經濟的發展。

可見,美國的經濟主張或所謂理論,未必適合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