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另有更重要問題

推出逆按揭,必須對這計劃有準確認識,明白哪些人才會使用。

正如本欄過去幾天的分析,逆按揭不是用來作為基本退休的保障,而是在西方文化的概念下在離世前花光花淨,讓退休人士有一個更豐盛的生活而設計出來,但目前香港最需要解決的,並不是讓某一些有物業而又不打算留給子女的人士,享受一個豐盛晚年,而是解決最基層的退休生活問題。

強積金推行了十多年,理論上已經把大部分人士包括在內,但以目前百分之十供款的強積金為例,對一萬元以下月薪的低收入人士而言,很難確定這已足夠支付退休的開支。

道理很簡單,以本金計算,工作四十年,大概是等於四年的人工,如果不進取而又有正回報的投資,連同收益可能只有五至六年的人工。低收入人士的基本生活開支佔其薪金相當高的比例,就算剔除育兒養女的花費,大概也要三分之一的原來收入,那麼退休之後所得的強積金供款,大概可以供十多年的生活之用,但如果要生活二十年,或者患有慢性疾病,這筆強積金就比較緊張,此外更要考慮高通脹!

因此,政府真正面對的問題,是針對基層退休保障這個洞。隨着平均壽命愈來愈長,各項醫療相關的花費也愈來愈高,政府可能要補的洞也愈多愈大,所以讓有樓人士過得更豐盛,是可以考慮的問題,但卻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而有樓人士如何作有彈性的安排,其實辦法有很多,例如把房屋一變為二,大的拆為兩小,市區的搬入新界,都可以部分套現,最重要的是,可以減省高昂的行政費用,那就划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