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過節毋忘慢性病患

目下正是死亡高峰月份。根據統計處數據,二○○九年十二月及一月死亡人數分別為四千零二十二人及四千零八十二人,為全年死亡人數最多的兩個月。死亡人數最低是六至九月的較炎熱月份,每月死亡人數約三千人。

為何十二月及一月死得人多?原因主要與天氣寒冷有關。寒冷天氣對慢性病患至為不利,例如冠心病患者在冬天因心肌栓塞猝死的風險最高,尤其是根本不知自己患上此病人士。蓋因天氣冷,穿衣特別多,單是大衣重量可能已達數公斤,增加負重對心臟病患者乃危險負荷;加上為保暖吃多點、喝多點,吸收養料亦消耗體能,心臟負荷又加重一點。還有當頭刮起北風,俯身使勁前行,對已負荷過重的心臟可能是「駱駝背上最後一根禾草」,足以觸發心肌栓塞,甚或死亡。

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人士吸入冷空氣,氣管可能進一步緊張起來,令阻塞增加,呼吸更吃力,加上冬天較常出現的呼吸道病毒及細菌感染,冬天對這類別的病患,乃危機重重的季節。

是故,十二月及一月往往是醫院病房爆滿月份,醫院資源被大幅增加的入院人數攤薄,醫護疲於奔命,對服務素質及醫療事故頻率的影響,相信看官心中有數。而且,這兩個月亦是節日高峰期,人人忙着過節,對未能完全照顧自己的慢性病患稍有慢待,亦屬人之常情。

各種不利因素加起來,相信就是坊間普遍認為「重病難過大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