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民心我心 責任甩身

關乎民生嘅嘢,政府向來「民心我心,但求甩身」。民生可以係生活起居嘅瑣碎事,如水費電費煤氣費之類,最近申訴專員發現「調亂水錶交錯費」嘅烏龍事件年年過百單,有個案甚至一錯十三年。申訴專員黎年說「不介意政府將工作外判,但責任不可以外判」。這句話,大抵可以成為年度壓軸金句。

「責任外判」,長期沒有核實水錶資料,沒有跟進及監管,難怪「天文數字的烏龍水費」亦時有所聞,小市民嚇破膽又要飽受折騰,水務署真係要好好檢討吓服務質素,不要淪為「水到痹」部門。好似重鋪水管又係大打官腔,搞到市民斷水而地下水則係咁「水長流」,流到咁上下就來個「香城無處不噴泉」,不讓「幻彩詠香江」獨領風騷。

民生亦可以涉及「生命」,如運輸署的「因循被動」,對改善亡命小巴的「安全三大措施」光說不做,被申訴專員狠批「唔爆大鑊唔做嘢」,公共小巴安全監管漏洞百出,可謂攞市民嘅生命「較飛」!

「安全三大措施」是指「加強對司機的監管及培訓,強制小巴安裝速度顯示器及安裝乘客安全帶及高背座椅」。可是,有關措施講足十年亦拖足十年,全港有四千三百多輛公共小巴,而仍有近二千輛未有安全帶;過去十年,每年平均有約四分之一發牌公共小巴涉及車禍,冠絕不同車種,單靠自然淘汰舊車起碼仍需八年。

運輸署諸高官,勿再「因循被動」,起錨吧!事關人命,你哋應該好似溫度計,有股血的情感,應付世間冷暖。人生苦短唔好再耍官腔「會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