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向心與離心的代價

面對立法會調查報告的批評,政府就梁展文事件中官員的失職行為拒絕作出嚴肅懲處,教公眾極感失望與不滿,以為隨着時間變化,公眾會淡忘事件,是錯估民意。

立法會當然不滿意政府的回應,用兩年多的時間深入調查,得出合情合理的結論與建議,政府則企硬,拒不認同,實在感到無奈與憤怒。有關梁展文在紅灣半島事件中的角色,是否存在「延後報酬」的考慮,政府亦拒絕作出刑事調查。

似乎立法與行政又再一次產生對抗,今次針對的是一大批失職高官的處分問題。立法會有責任監察政府施政是否有嚴重失誤,成立專責委員會作出全面而且深入的調查,耗用大量公共資源,找出真相兼提出建議,是對事不對人,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勢估不到政府的取態如此強硬。

對政府而言,面子固然有損,形象亦大受打擊,「官商勾結」與「官官相護」對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是不能接受的,偏偏梁展文事件予公眾的觀感正是如此。不過政府最着緊的,反而是要牢牢掌控行政主導對公務員的人事管理權不受挑戰,如何處分失職高官,不容立法會置喙。

看守政府更需要公務員隊伍的穩定與支持。政府擔心對失職官員一旦作出嚴厲處分,會在高級官員之中引起強烈不滿,打擊士氣。更何況所觸及的正是政務官集團中的一大批第二梯隊接班人,這些中高層官員,是政府的核心管治成員。

公務員事務局地位重要,負責公務員管理的方方面面,俞宗怡局長的去留與處分,廣受公務員的高度關注,對曾蔭權而言,在公務員向心與公眾離心之間,寧願「保」而不作「罰」,得失之間,將付出沉重的政治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