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民進黨轉型

民進黨自蔡英文當家後即努力消除暴力黨的形象,走中道路線,但激進的深綠或台獨基本教義派總是不經意地露出本性,難以包裝。不過,由這次五都選戰來看,民進黨雖敗猶榮,因為他們打了一場與過往不一樣的選舉。民進黨以「地方治理」的政績牌作為競選主軸,絕口不提任何有關統獨或國家定位的議題,此外,兩岸關係甚至ECFA的議題也從選戰中淡出,試圖以「改變」或「支持」來奠定民進黨的勝選基礎。

蔡英文領軍下的選戰,以較清新的形象和較溫和的選戰訴求,來吸收中間選民及年輕選民的認同,但由選舉結果來看,民進黨仍衝不破藍綠固有的板塊,尤其是面對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民進黨絕不能迴避國家定位、兩岸關係等議題,因為民進黨若要重掌政權,就必須給人民一個願景和未來的藍圖。而兩岸關係乃是最重要的一環,攸關台灣的未來,民進黨如何證明不會走回頭路,以封閉的思維、抗拒的態度和陰謀論來處理兩岸關係,這也是北京對未來台灣選戰最關切的重點。

五都選舉國民黨險勝,接踵而來明年的立法委員選舉難度不下於五都。民進黨脫離了陳水扁風暴後的務實蛻變,給國民黨極大的壓力,加上國民黨內存在的矛盾危機未除,馬英九連任之路勢將腹背受敵。

國民黨今後仍會在兩岸關係與經濟發展兩大支柱下前進,而民進黨縱使轉型成功,但在黨內路線的鬥爭下,是否洗心革面,徹底改變,確立兩岸路線才是今後勝選的因素。倘若「一邊一國連線」及阿扁的深綠極獨派根深柢固,民進黨縱使轉型,而不改變體質,只是選戰策略的成功,僅僅是勝一時,而不足以真正號召台灣選民,民進黨將體認轉型的困難與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