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大樓歷史及建築特色

建築特色:大樓佔地二千六百六十平方米,高四十米,上方有三層建築,下方建有現時用作機房的地牢

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倣效古羅馬及希臘的建築設計

四周建有愛奧尼亞式、每根約十七米高的圓柱

面向皇后像廣場的中央門廊上,建有一尊高二點七米,代表公義的泰美斯女神像;神像右手持代表公義的天秤、左手持象徵權力的劍,並且蒙上雙眼,代表大公無私

大樓最高點是青銅製都鐸皇冠雕塑,標誌建造大樓時英國是本港宗主國

歷史

1898年2月28日 殖民時代的立法局決定建造新的最高法院大樓,即現時立法會大樓前身

1900年 興建大樓工程動工,三年後奠基

1912年 大樓落成

1941年12月至 日佔時間,被日軍用作香港憲兵隊總部

1978年 興建地鐵工程引致大樓出現裂痕,大樓被迫關閉進行復修工程

1983年 行政局批准將大樓改為立法局大樓

1984年 大樓外部被列為法定古蹟

1985年10月30日 立法局大樓揭幕,成為香港立法機關舉行會議及辦公地方,一直沿用至今

1997年7月1日 立法局回歸後改稱為立法會,大樓亦改稱為立法會大樓

2005年 特區政府重新啟動添馬艦發展工程,決定興建新政府總部大樓及立法會綜合大樓

2009年4月16日 港府宣布立法會遷往添馬艦後,大樓移交司法機構作為終審法院新址

預計明年9月 立法會正式遷往添馬艦的立法會新大樓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