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海冤案是地方當局以「維穩」壓「維權」的犧牲品,而「維穩」背後是「唯利」!只要將官商勾結、官官相護的利益鏈剖析,就洞若觀火!
三聚氰胺毒奶品是包括河北「三鹿」、內蒙「伊利」、「蒙牛」等龍頭企業在內的全行數十個品牌的「共同財富」。而「三鹿」、「伊利」、「蒙牛」等大企業皆為當地「利稅大戶」,是地方政府的「米飯班主」。趙連海等「結石寶寶」家長要求「調查真相」、「合理賠償」,表面看是合理而卑微的期盼,但在地方政府看來,恰恰「真相不能調查」,「賠償不能合理」,原因很簡單:
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質量監管檢查部門,食物安全更是質檢工作重心之一。三聚氰胺毒奶製品流毒全國,說明各地質檢工作失職。而質檢部門乃政府架構一環,若要動真格「調查真相」,將行賄受賄、花錢買「免檢」的黑幕抖出來,相信一大批拿了好處的官員都要丟烏紗甚至掉腦袋。所以,打壓趙連海,「殺一儆百」,以免「調查真相」導致「挖出蘿蔔帶出泥」!
另一方面,生產毒奶品的企業很多都是當地「利稅大戶」,倘若答允趙連海等受害人家長的「合理賠償」要求,肯定政府的「利稅」所得就會「縮水」,連帶這些企業私下「孝敬」官員的「紅包」也會「貶值」。所以,有地方政府甚至迫令醫院在為受害嬰兒驗身時睜着眼睛說瞎話,明明有事說無事,誤導事主,讓企業捱過「賠償期」。由此可見,趙連海蒙冤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