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最大問題,就是流動性減低:沒有房產的,很難上車;有細單位在手的,又很難換大一點的單位去改善生活環境。因此,按照何濼生教授的分析,只是興建多一些細單位,是可以幫沒有房產的人上車,卻無法令到房地產市場流轉順暢。
相反,如果興建多一些中型面積和較大型面積的單位,這些單位是以本地經濟能力作為市場參考,那麼現時住四百至六百呎單位的家庭,在經濟改善之後,就可以購入八百至一千呎左右的房子,並同時賣出正在居住的房子套現。
由小轉中、由中換大,這其實是過去香港房地產發展的一種規律,故此,政府無必要特別把地皮指定去興建小型單位;如果市場存在流轉,在這種小換中、中轉大的流轉下,細小單位一樣有穩定的供應。
現時社會的氣氛和情緒,不是三幾個人鼓動出來的。如果香港市民真的能夠在房地產價格飛漲下全部獲益,那些怨言難道都是子虛烏有,由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編造出來?
不信,大可以和股市比較一下。香港股市由低位一萬一千點升到二萬二千點,未必人人都有入貨,但有沒有人投訴、有沒有怨言?年前在三萬點高位時,有沒有人罵政府?沒有!
政府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一口咬定房產只是投資工具,在香港的現實生活中,房產是必需品和投資的結合體。有民怨,就是因為市民就算辛勤地工作,竟連最基本的生活條件都無法改善。
投資可以等,可以捕捉機會,但生活卻是天天都存在的事情。流轉不通,就等於坐困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