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林以諾嘻嘻哈哈講耶穌

不需要甚麼傳播學理論,「對咩人講咩話」是最簡單易明的道理。但不知從何時起,在香港「講耶穌」變得高深難明。直至林以諾牧師出現,曾從事保險的他明白道理要深入淺出,才可達到溝通目的,本着叛逆個性,反轉牧師說教形象,十年前開創以「棟篤笑」形式傳福音,將大道理隨笑聲傳入眾人心裏。

無可否認,林以諾是近年曝光率最高的牧師,電視、電台、網站遍是他的影蹤,這臉圓圓的牧師在鏡頭前、台上侃侃而談,講靈異、講旅遊、講耶穌。這天他黑衫、黑褲、黑波鞋打扮,沒有嚴肅的牧師味,反帶點「MK」感覺。

他的故事亦很「香港仔」。林牧師成長於拜祖先的傳統家庭,他憶述小時候對基督教有點抗拒,「小一讀嘅天台學校,明明話信教嘅人有愛心,點知畀老師罰留堂,我即刻同阿媽講要轉校,最緊要係搵間無宗教嘅學校。」少年時,他開始思考人生問題,博覽不同宗教書籍,他研究死亡時,亦閱書無數,但百思不解,他猶記得有日放學後,他邊行邊想,原本只需十分鐘的回家路程,卻走了兩小時,「返到屋企阿媽開門即問:『你死咗去邊?』當時我講:『阿媽,我真係諗緊死咗會去邊!』」

死亡疑問纏繞心中,直至有日他接獲小學同學來電,傾談一小時,原來想邀請他返教會,「當時差啲同佢嗌交!」他笑言,第一次返教會就遇上「神迹」,「悶到吖,牧師一開始講道我就瞓,直到『阿們』先起身!」再返教會,他更準備了十條問題打算「踢館」,但今次牧師回答得頭頭是道,引發他對基督教的興趣,經半年了解,他找到「最穩陣」和「最有把握」的死亡理論,並決定受浸,「當時阿媽同阿爸輪流同我傾咗成個鐘,阿媽喊住話驚無人裝香!」

林笑言在家中排行最小,憑着「孻仔本色」想做就做,無視家人反對信教。然而,家人看見他信主後變得乖巧,最後連家中兩老都信主,可以想像這個孻仔會笑得多得戚。

要懂得「對咩人講咩話」

成為牧師前,林以諾曾從事保險工作,他坦言保險既可賺錢,又可以幫人,直至有客人認為保險是「贏咗用唔到,輸咗又唔抵」,一言驚醒,他毅然決定往新加坡攻讀神學。

「我第一次返教會經驗,令我唔可以接受有人聽我講道時瞓覺!」曾參與電台時事評論節目的他,體會與聽眾交流時,要懂得「對咩人講咩話」,用共同語言、貼身話題,才達溝通目的,傳教亦然。

他再一次發揮其「孻仔本色」,堅持要將信仰融入生活中。由二○○○年起,他每年舉辦的「棟篤笑」布道會,均反轉牧師說教形象,一改沉悶的布道會內大堆「異象」、「呼召」等難明的辭彙,大部分時間嘻嘻哈哈,從生活瑣事帶出教義真理。至今十年,每次都座無虛席。

孻仔叛逆本色一再成功

「呢個現象(沉悶的布道會)有啲悲哀,好似魔術表演原本是要讓人開心、驚訝;但現在只令人覺恐怖、驚,觀眾自然流失。違背咗原意,久而久之就會無人想再睇。」他認為,信仰與生活不可分割,尤其是布道會對象是未信的人,他們未必理解艱深的道理,亦無興趣去聽沉重的理論。他承認,他的「棟篤笑」曾惹來宗教人士批評,指他影響基督教形象,甚至顛覆傳統宗教,但憑每場布道會的信主人數,就知他這個孻仔的叛逆本色,又一次成功得逞。

圖:甘偉倫 文:陳詠恩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