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一次性牌」收費勿貴

粵港澳共同編製的「共建優質生活圈」區域合作規劃,目標是在大珠三角地區發展低碳、高科技、低污染的優質生活城市群,為進一步便利人民交往,國務院已確認「過境小汽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計劃」,粵港兩地正爭取明年初推出有關計劃。

也就是說,經過多年爭取並藉以解決港珠澳大橋流量過低的問題、放寬香港私家車入廣東以及其他內地的難題,有可能出現曙光。本來這不是問題,歐洲各國的車輛都是自由通行的,香港既然回歸祖國,香港的車輛入內地也應該比過去更加寬鬆。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回歸十三年過去了,香港近四十萬輛私家車中,只有約四萬輛有可入內地的「兩地牌」。

為甚麼如此?因為各有各的利益:香港自然不想太多內地車入香港,內地某些部門則視批「兩地牌」為肥肉,也不讓肥水流入外人田。其實,兩地都有大幅放寬的空間,例如香港方面,港島過於擁擠,不易讓內地車大量進入,那麼是否可以開放九龍地區?內地車不過海就是了,這樣既可刺激內地人到香港消費,起碼香港迪士尼都可旺一點;而廣東大幅開放香港車入內地,獲利更是無可限量,僅交路費過橋費就不少。從戰略觀點看,粵港兩地交通愈方便,兩地交往就愈密切,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愈有成效。

故此,要推「一次性牌」雖然遲了,但是總算走出正確的一步。不過,就怕有人將好事變壞事,那就是收費過高。因為香港車入內地同樣要交足路費橋費,所以「一次性牌」象徵式收費便可,兩地相關部門勿以此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