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次粵港聯席會議昨日在廣州舉行,雙方簽訂了四項合作協議,包括有關《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落實安排、共同推進粵港產學研合作協議、粵港海上搜救合作安排、粵港優質農產品合作協議。會議開了,協議簽了,但能否落實,不能不令人懷疑。
回歸以來,粵港聯席會議年年開,協議簽了一大堆,可惜姿勢大於實際,真正的成果寥寥可數。今次會議也不例外,雖然雙方簽了四項合作協議,但其中水分不少,新意不多。雙方聲稱正全力落實《框架協議》中的各項政策措施,而且在四十三個重點工作項目中都取得良好進展,今次簽訂有關落實安排後,會爭取在一至兩年內就《框架協議》的重點領域合作取得實質成果,共同制訂二○一一年的重點工作,並爭取把《框架協議》中有關粵港合作的政策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
說是說得挺好聽,但能不能做到則是未知數。就以被譽為「重頭戲」的粵港金融合作來說,也沒多少具體內容,雙方只透露根據CEPA補充協議,至今已有四家香港銀行獲廣東銀監局批准,設立共七間異地支行,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虛無縹緲的大計和承諾,可望不可即。實際上,粵港金融合作還在紙上談兵,上海已在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市長韓正日前表示,上海將力爭發展為人民幣國際市場定價中心。這反映國家將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心放在上海,難為港府還在為所謂粵港金融合作而沾沾自喜,令人莫名其妙。
粵港聯席會議已開了十三次,到底取得多少實際成果,其實大家心中有數。別的不說,單是香港和深圳的合作就言過其實。例如河套區發展大計,前後說了超過十年,依然毫無進展,河套區目前還是荒草萋萋。儘管港府去年提出所謂方向性意見,惟內容空洞,具體策略以至時間表等一概欠奉,不知還要拖到何年何月才能落實。
事實上,粵港聯席會議已淪為兩地官員酬酢的場合,根本不可能為人們帶來甚麼驚喜。眾所周知,近年來珠三角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已非吳下阿蒙,反觀港府故步自封,無所作為,發展停滯不前,此消彼長之下,粵港合作關係早已主客易位,主導權落在廣東一方。最突出的例子是深圳前海發展計劃,表面上是雙方共同開發,實際上是以「深圳做前店、香港做後廠」的模式進行,顛覆了二十年來香港是店、廣東是廠的發展模式。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於粵港合作,過去是廣東熱、香港冷,如今時移勢易,已變成香港熱、廣東冷,不可同日而語了。可以見到,廣東經濟總量早已超越香港,很多領域都後來居上,連一向將香港視為學習對象的深圳,也揚言五至十年內經濟總量將趕上香港,甚至提出「叫板新加坡」,在這場龜兔賽跑中,誰勝誰負已不言而喻。說到底,粵港同床異夢,貌合神離,所謂聯席會議,不過是虛應故事,做騷多於一切。
更不堪的是,香港的競爭對手不僅來自珠三角,上海虎視眈眈,台灣蠢蠢欲動,加上老對手新加坡緊緊相逼,香港可以說是四面楚歌,危機四伏。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在區域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今天,若香港繼續蹉跎歲月,不思進取,只能被進一步邊緣化,最後的命運就是淪為中國二、三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