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情況下,餅愈做愈大,分甘同味的人就會愈來愈多;但香港的情況不一樣,餅愈做愈大,分甘同味的人反而愈來愈少,你說怪不怪。
年前有人做過一項調查,九七至○八這十二年內,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大約增加了五成,但全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不升反跌,月入少於八千元的家庭數目由二十六萬戶急增至四十四萬戶,其中月入不足四千元的家庭就有十九萬戶,實在匪夷所思。難怪有人仇商,有人仇官,香港的餅比回歸前大了一半,有資格享受的人卻愈來愈少,不仇才怪。
官老爺總是說,貧富懸殊是全世界的普遍現象,並非香港獨有。沒錯,全世界都有貧富懸殊,但其他地方的貧富懸殊是富者收入增加,貧者收入亦增加,只是增幅沒有富者那麼大而已;而香港的情形則是富者收入不斷增加,貧者收入卻不斷下跌,距離愈拉愈遠。香港的貧富懸殊不是一般的貧富懸殊,官老爺們對此該如何解釋呢?
有人寄望最低工資立法可以縮短貧富差距,恐怕又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廿蚊張」說,如果最低工資水平訂於時薪二十八元,本港食肆便「死得」。食肆死得,即是打工仔亦死得,問你怕未。其實,即使最低工資訂於二十八元,每月收入也不過六千多元,連如此卑微的要求也「死得」,打工仔不仇商都幾難。
政府的地愈拍愈高,發展商的樓愈賣愈貴,富人的荷包愈來愈脹,窮人的肚皮愈勒愈緊,這就是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