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聞處處長黃偉綸說,政府絕對沒有以「吹風會」取代記者會的政策,他同意重大政策應先以記者會形式發布,至於政府與傳媒對何謂重大政策可能有不同理解,雙方可以透過互動去縮窄分歧。
大家或者會問,這位政府新聞大官究竟想講甚麼呢?他想講政府新聞發布的兩個形式,也就是記者會和「吹風會」也。他的意思其實是說,「吹風會」不能取代記者會,記者會也不能取代「吹風會」也。
然則甚麼叫做「吹風會」呢?新聞背景簡報會也。這又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普通背景簡報,二是深度背景簡報。當然,在深度背景簡報方面,又分不同層次,當中最最最深度背景,可以達到「情報」的層次,只有政府最高層認為是最最最可靠的新聞界朋友,才有資格獲邀出席如此機密的「吹風會」。
現屆香港特區政府最高層,你知我知大家知,乃是前朝港英政府的精英,因此對沿用自英國政府的「吹風會」機制,自然情有獨鍾,照用如儀也。不但如此,現屆政府高層還恢復前朝港督肥彭的心戰室機制,以心戰室配合「吹風會」,於是吹呀吹呀這風吹,如此這般來管治香港。
本來嘛,如此精密設計機關算盡的心戰吹風機制,運用者如果是絕頂高手,那就應該是戰無不勝的,如果各個環節都能配合無誤的話,甚至可以帶領民意前行,政府施政順暢無阻,不可能走進寸步難行的死胡同也。
但令人遺憾的是,今天政府的高官和相關配套人員,由於學藝不精,對心戰吹風機制只識胡亂運用,卻不明精妙所在,結果是心戰愈戰愈不妙,吹風愈吹愈亂,變了弄巧成拙,不但無助施政,反而添煩添亂矣。
有人說,邱騰華和林鄭月娥濫用吹風機制。錯了,他們不是濫用,而是根本不識,找錯對象選錯人,亂吹風而已。
總而言之,今天的香港,很多東西都好像一蟹不如一蟹。但自以為聰明的人還會繼續心戰繼續吹風,以為可以測試水溫民意,為政府政策鳴鑼開道,那就由他去吧。
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