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浪西灣私人發展事件引起社會對生態保育的關注,漁農自然護理署拖延近兩周後,昨終公布五十三幅現時仍未納入分區大綱圖的土地名單,顯示近六成半、面積逾一千三百公頃鄰近郊野公園的私人土地隨時遭發展破壞,其中四幅更早於六年前已被定為須優先加強保育的具高生態價值地點。港府早前表明會優先處理「高危」地點,但多個環團反建議相關部門應於一年內盡快分批完成製圖,「唔好嘥時間分邊啲高危唔高危!」
漁護署昨公布的名單顯示,全港有七十七幅,合共約二千零七十六公頃土地屬鄰近郊野公園的私人土地。其中廿四幅、面積僅七百三十多公頃已納入分區計劃大綱圖,佔全部三成六,餘下五十三幅未納入分區大綱圖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貢東及西郊野公園,約有十九幅;其次是船灣郊野公園,約有十二幅。面積最大的土地在南、北大嶼郊野公園的大蠔,近三百公頃。另有三幅分別在大埔滘及馬屎洲特別地區。
五十三幅土地中,四幅更屬全港十二個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之一,包括茅坪、部分梅子林、榕樹澳及嶂上,其有關重要性的排名,前兩個均為第六,後兩個則為第十。由於十二個保育地點早於○四年已訂立,反映當局多年來置之不理。四幅土地的生態價值極高,在土地上生活的稀有動物品種包括香港獨有的香港鬥魚,及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列為「瀕危」的蛇鵰等。
港府至今未公布五十三幅土地的製圖時間表,早前環境局長邱騰華僅指,會優先處理高危地點。不過多個環團反促請一視同仁,盡快一年內分批製圖方為上策。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根本唔使花時間分邊啲高危唔高危!」他又指若以交通易到、景色優美等為高危準則,至少涉及十至廿幅土地。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上周五進行閉門會議,討論有關事宜,邱騰華亦有出席。會上建議可循製圖、將部分土地直接納入郊野公園範圍,或成立保育基金解決問題,暫未有共識,該會本月底將再開會討論。該會成員邱榮光指,現時代表鄉議局作為召集人,邀請各環團組成工作小組,擬設民間保育基金,租用該批土地用作復耕,間接保護。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經理梁士倫回應指,有關建議值得進一步討論,但細節上暫未有共識。